2015年9月21日上午10时,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天行意动•首届中国国际动态雕塑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国内首次科技与雕塑融合的专题展览,力图通过实物作品、视频、文献、研讨会等形式展示动态雕塑艺术,共展出33件国内外优秀动态雕塑实物作品及近40部精彩的动态雕塑作品视频,引起了嘉宾及观众的极大兴趣。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主要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展览总策划曾成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雕塑院院长、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剑平教授,中国雕塑学会事业发展部部长、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殷小烽教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龙翔教授以及来自意大利的建筑师Italo•Rota和参展艺术家在内的60位嘉宾。此外,开幕现场还吸引了众多的本校师生及艺术爱好者和媒体前来观摩,气氛十分热烈。
本次展览主题为“天行意动”,完美地诠释了“动态雕塑”以及艺术创作的相关概念。其“天”代表自然、环境等人以外的世界,自然是科学、艺术探索的根源;“意”代表人的思想、智慧,又指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行、动”是动态雕塑的外在形态,同时也象征着人类勇于实践和探索的精神。
鲁晓波院长在开幕式中阐述了本次展览的意义:“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一直是清华美院遵循的办学理念,也是世界范围高度关注的热点议题。随着时代的潮流、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雕塑从静态单一材料到动态综合材料,还将走向多媒介交互式的多元方向。我们期待并相信通过这次展览和研讨,进一步繁荣雕塑艺术创作、推动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
作为本次展览总策划,曾成钢教授总结了此次展览的三个目的:“首先,展示各个学院和各位艺术家在动态雕塑领域探索的丰硕成果,向公众普及动态雕塑的概念。其次,通过研讨,增进不同学科和各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成功经验,系统梳理和讨论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希望携手各位艺术家同仁,共同推进中国的动态雕塑艺术向前发展。”
当日下午,在清华美院多功能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艺术家共济一堂举办了以“中国动态雕塑的背景、教学与实践”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其中孙振华博士担任学术主持。研讨会邀请国际动态艺术组织中国区执行总监粟多壮先生、清华大学机械学院赵景山副教授、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师丹青老师、清华美院雕塑系陈辉副教授、鲁迅美院雕塑系青年雕塑家汤杰、西南交大艺术学院邓乐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罗小平教授就中国动态雕塑的学科状态、教学情况及创作现状分别做精彩演说,同时有九名专家学者参与评议,场下听众踊跃互动,现场学术气氛热烈。
“艺术与科学”看似无关,实则从不曾分开。正如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言:“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此次动态雕塑展暨研讨会,将在推进中国当代雕塑发展,实现动态雕塑进入公共空间以及普及动态雕塑公众认知度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展览正在进行中,并将持续至10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