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文·生态”为主题的中国·芜湖第四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11月22日在安徽芜湖隆重开幕!在开幕式前大赛组委会对获奖作品进行颁奖,经过严格、认真评选,共产生大奖35项,其中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评委将3名,特别荣誉奖9名,优秀奖17名。来自清华大学研二学生黄齐成凭借作品《乐山乐水》摘得本次大展金奖,另外宿志鹏的《翻制的文明》、乔治·米奇的《碎片》两件雕塑作品获得银奖,董书兵的《沉》、梁佳超的《新语系列—其一》、爱珍萨·佩德娃的《风的变化史》三件雕塑作品获得铜奖。金奖作品《乐山乐水》,作者以传统山水画为题材进行创作,用一种新的形式,让传统的山水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中,让生活走进自然,走进传统,同时也让观者感受中国文化深厚的人文情怀。
本次雕塑大展延续了上届大展“人文·生态”的主题,自今年1月20日开始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以来,共收到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581名艺术家的2205件雕塑作品方案,而最终35件获奖作品安排雕塑公园四期展示,这些获奖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富于当代思考的同时,注重与芜湖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相结合,能够很好的呈现出当前芜湖市发展的文化精神面貌。芜湖市政府将以国际雕塑大展作为重要基础平台,继续与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院深化合作,编制“百年雕塑”规划,把芜湖建设成为“雕塑园林城市”,让更多更优秀的雕塑作品从园区走向街区,走入百姓生活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表示,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未来城市间的核心竞争环节将从土地、资金等资源竞争,转变为发展模式的创新、城市品质和环境等新型资源竞争上来。产业经济结构也必将从传统的资本型、集约型、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美学经济、创意经济进行转变和升级。而公共雕塑是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城市产生的影像互动和心灵对话,通过对美的展现与诠释,它能够有效连接城市人文空间和环境空间,从而营造一个适合未来需要的现代城市环境和精神家园。人们通过雕塑去感知城市历史和景观建筑,交流情感,激发创意,还原生活本来的意义。
获奖作品欣赏(部分):
2014第四届中国•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获奖详情.doc
|